高屋建瓴的拼音是:gāo wū jiàn líng
成語解釋: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居高臨下
成語結構:緊縮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居高臨下 »
成語例子: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氣魄,使他的史劇氣勢恢闊,振擺超騰,高屋建瓴,雄渾奔放。(《郭沫若劇作全集編后記》)
詞語分開解釋
高屋 : 1.帽子頂部高起。亦指高起部分。 2.指高屋帽。
建瓴 : 1.語本《史記.高祖本紀》:"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建瓴,即"建瓴水建瓴水"之省,謂傾倒瓶中之水,形容居高臨下﹑難以阻擋的形勢。 2.形容速度極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