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稱] 百孔千瘡
[成語拼音]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成語釋義] 百;千:形容數量多;孔:小洞;窟窿。形容某種事物被破壞的程度非常嚴重;或形容毛病、弊病很多;也作“千瘡百孔”。
[成語出處] 唐·韓愈《與孟尚書書》:“漢氏以來;群儒區區修補;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其危如一發引千鈞。”
[成語正音] 瘡;不能讀作“cuānɡ”。
[成語辨形] 瘡;不能寫作“創”。
[成語近義詞] 滿目瘡痍遍體鱗傷殘缺不全
[成語反義詞] 完美無缺十全十美無懈可擊
[成語用法] 常用來形容社會、事業遭受到的嚴重破壞或者弊病很多;不容易彌補。一般作謂語、定語。
[成語結構] 聯合式。
[成語例句]
(1)他把那張寫滿了謊言的信紙用針戳得~。
(2)19世紀中葉;清朝統治下的中國已是~。
[英譯] full of ills and trou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