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稱] 本末倒置
[成語拼音] mò dào zhì
[成語釋義]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
[成語正音] 倒;不能讀作“dǎo”。
[成語辨形] 末;不能寫作“未”。
[成語近義詞] 輕重倒置舍本求末
[成語反義詞] 以一持萬本末相順
[成語用法] 用于弄錯了事物的輕重主次。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成語結構] 主謂式。
[成語辨析] ~和“舍本逐末”;都有主次關系處理不當的意思。但~是指把主次的位置顛倒了;“舍本逐末”指丟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成語例句]
(1)做任何工作;都有個輕重緩急;且不可~;不分主次。
(2)這種混淆視聽;~的做法是十分惡劣的。
[成語英譯] place the unimportant before the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