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體曝光了“免費雞蛋變萬元賬單”的事件,揭示了針對老年人的詐騙陷阱。以下是對該事件的總結:
(一)事件背景
一些機構打著“老年教育”的旗號,通過免費體驗“名師授課”等噱頭吸引老年人,實際上卻變相高價賣課,甚至將課堂變成保健品推銷場所,讓求知心切的老年人陷入消費陷阱。
(二)具體案例
56歲的李先生在某學堂直播間報名了老年站樁課程,最初是免費體驗,但幾次課后,老師開始推銷上千元的課程。對方聲稱精華班限時秒殺價1980元,封班后恢復3980元,并不斷催促他交錢報名。助教還以“名額有限”、“最后期限”、“不要生病拖累孩子”等話術制造焦慮,早晚問候并發送學員練習感受,暗示站樁可以緩解哮喘等疾病。
(三)推銷手段
1. 免費體驗變高價推銷:一開始是免費課程,隨后推銷高價課程。
2. 制造焦慮:以名額有限、最后期限等話術催促老年人購課。
3. 價格飄忽不定:課程價格從1980元降至1080元,并附贈其他課程,增加吸引力。
(四)機構背景
這些學堂往往屬于上市公司,開設多個專注于中老年教育的機構。然而,消費者投訴平臺上關于其退款難、課程價格虛高、承諾未兌現、誘導開通花唄買課等問題多達上千條。
(五)其他案例
除了推銷高價課程,一些商家還通過免費送雞蛋等方式誘騙老年人上課,騙取信任后再推銷高價保健品和治療儀。例如,在北京某醫院對面的一家超市,表面銷售普通農產品,實則推銷高價產品,有老年人單次消費高達3萬元。
(六)專家觀點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教授蔣卓勤表示,這些富硒產品只是普通食品,不能宣傳其具有治病效果。硒雖有抗氧化、免疫調節等作用,但過量攝入可能對身體有害。
(七)總結
這些機構利用老年人對健康和知識的渴望,通過免費體驗、制造焦慮等手段,誘導他們購買高價課程和保健品,形成了一個隱蔽的詐騙網絡,給老年人及其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心理壓力。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需進一步了解,可以參考相關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