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學習的成語故事有哪些?關于勤奮學習的成語故事推薦
1、一問三不知[ yī wèn sān bù zhī ]
釋義:不管怎樣問,總說不知道。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后入焉。今年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2、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
釋義:只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
出處:《三國志·魏志·杜恕傳》:“免為庶人,徙章武郡,是歲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書》:“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3、一字之師[ yī zì zhī shī ]
釋義: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后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出處: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
4、以貌取人[ yǐ mào qǔ rén ]
釋義:根據外貌來判別一個的的品質才能。
出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5、以一知萬[ yǐ yī zhī wàn ]
釋義:從了解一點到推知其他許多事物。
出處:《荀子·非相》:“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6、因材施教[ yīn cái shī jiào ]
釋義: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出處:《論語·為政》“子游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游能養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7、映月讀書[ yìng yuè dú shū ]
釋義: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出處:《南史·江泌傳》:“泌少貧,晝日斫屧為業,夜讀書隨月光,光斜則握卷升屋,睡極墮地則更登。”
8、應付自如[ yìng fù zì rú ]
釋義:應付:對付,處置。自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處理事情從容不迫,很有辦法。
出處:鄒韜奮《經歷 英文的學習》:“你在上課前僅僅查了生字,讀了一兩遍是不夠的,必須完全了解全課的情節,才能胸有成竹,應付自如。”
9、映雪讀書[ yìng xuě dú shū ]
釋義: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出處:南朝梁·任彥升《為蕭揚州薦士表》:“至乃集螢映雪,編蒲緝柳。”注引《孫氏世錄》:“晉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清介,交游不雜。”
10、勇猛精進[ yǒng měng jīng jìn ]
釋義:原意是勤奮修行。現指勇敢有力地向前進。
出處:《無量壽經》卷上:“勇猛精進,志愿無倦。”
11、由淺入深[ yóu qiǎn rù shēn ]
釋義:從淺到深。
出處:清·無名氏《杜詩言志》卷四:“夫詩之章法起句,必切本題,且由綱及目,由淺入深。”
12、引經據典[ yǐn jīng jù diǎn ]
釋義:引用經典書籍作為論證的依據。
出處:《后漢書·荀爽傳》:“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
13、引錐刺股[ yǐn zhuī cì gǔ ]
釋義: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出處:《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14、盈科后進[ yíng kē hòu jìn ]
釋義: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滿之后才繼續向前流。比喻學習應步步落實,不能只圖虛名。
出處:《孟子·離婁下》:“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
15、鸚鵡學舌[ yīng wǔ xué shé ]
釋義:鸚鵡學人說話。比喻人家怎么說,他也跟著怎么說。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
16、幼學壯行[ yòu xué zhuàng xíng ]
釋義:幼時勤于學習,壯年施展報負。
出處:《孟子·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
17、圓木警枕[ yuán mù jǐng zhěn ]
釋義:用圓木做枕頭,睡著時容易驚醒。形容刻苦自勉。
出處:宋·范祖禹《司馬溫公布衾銘記》:“以圓木為警枕,小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
18、躍躍欲試[ yuè yuè yù shì ]
釋義:躍躍:急于要行動的樣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試試。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五回:“一席話說得唐二亂子心癢難抓,躍躍欲試。”
19、一暴十寒[ yī pù shí hán ]
釋義: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0、鑿壁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 ]
釋義: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后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出處:《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22、朝乾夕惕[ zhāo qián xī tì ]
釋義: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出處:《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23、爭分奪秒[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釋義:一分一秒也不放過。形容充分利用時間。
出處:《晉書·陶侃傳》:“常語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
24、專心一志[ zhuān xīn yī zhì ]
釋義: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出處:《荀子·性惡》:“今使途之人服術為學,專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懸久,積善而不息,則通于神明,參于天地矣。”
25、專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 ]
釋義:致: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出處:《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26、孳孳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
釋義: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出處:《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后漢書·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志·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27、自吹自擂[ zì chuī zì léi ]
釋義: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
出處: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參議會的演說》:“決不可把自己關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稱王稱霸。”
28、左圖右史[ zuǒ tú yòu shǐ ]
釋義:形容室內圖書多。
出處:《新唐書·楊綰傳》:“獨處一室,左圖右史。”
29、坐薪懸膽[ zuò xīn xuán dǎn ]
釋義:坐臥在柴草上,懸膽嘗其味。比喻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出處:《金史·術虎筠壽傳》:“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球鞠細物動搖民間?”
30、坐以待旦[ zuò yǐ dài dàn ]
釋義:旦:天亮。坐著等天亮。比喻辦事勤勞。
出處:《尚書·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孟子·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31、憎愛分明[ zēng ài fēn míng ]
釋義:憎:恨。恨什么,愛什么,界限清楚,態度鮮明。
出處:周恩來《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