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親子游必去景點 天津博物館簡介資料
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李叔同故居紀念館) 位于天津市河西區平江道62號,是展示中國古代藝術及天津城市發展歷史的大型藝術歷史類綜合性博物,是天津地區最大的集收藏、保護、研究、陳列、教育為一體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機構和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天津博物館的前身可追溯至民國七年(1918年)6月1日,正式成立了天津博物院;2004年由原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和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合并組建;2007年底,天津博物館舊館對外免費開放;2008年,天津博物館新館開工建設;2012年5月,天津博物館新館建成對外開放。
天津博物館的館藏特色是中國歷代藝術品和近現代歷史文獻、地方史料并重,截至2019年末,有古代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玉器、璽印、文房用具、甲骨、貨幣、郵票、敦煌遺書、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間工藝及近代歷史文獻等各類藏品近20萬件,圖書資料20萬冊, 珍貴文物137909件/套。
2008年,天津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8年10月11日,天津博物館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天津市博物館最新消息
2024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印發《天津市博物館展覽備案管理規定》(來源 | 天津市文旅局網站)
近日,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印發《天津市博物館展覽備案管理規定》。 此次修訂對原辦法中關于展覽備案的表述和流程進行了完善。 包括——
-
修改了文件名稱,將《天津市博物館意識形態主陣地建設做好展覽備案管理工作的暫行規定》改為《天津市博物館展覽備案管理規定》。
-
規范了重大節慶的相關表述。
-
增加了“利用博物館場地與空間舉辦的展覽,需提供舉辦方對展覽方案的審核意見”的表述。 將線上展覽納入展覽備案的審核范圍。
-
明確了展覽中文物展覽原則上復制品、仿制品比例不宜超過展品的10%。
-
根據博物館設立備案登記的程序調整了展覽備案的流程和主體。
-
增加調整博物館展覽備案審核的內容, 使得展覽備案明確責任主體,并更具操作性。
天津市博物館展覽備案管理規定
為加強天津市博物館展覽管理,發揮展覽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積極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和《博物館條例》等相關規定,結合本市博物館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在本市備案登記的博物館舉辦或聯合舉辦的基本陳列、臨時展覽、巡回展覽、線上展覽,適用本規定。出入境展覽等涉外展覽按相關規定辦理。
第二條 博物館舉辦展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堅持正確導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配合國家重大戰略和活動,結合國慶節、“七一”黨的生日、“八一”建軍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以及紀念天津解放等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節點,做好主題展覽的策劃組織工作。
第三條 博物館展覽主題和內容要符合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和維護國家安全與民族團結、弘揚愛國主義、倡導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優秀文化、培養良好風尚、促進社會和諧、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要求。
展覽的主題和內容不適宜未成年人的,博物館不得接納未成年人。
第四條 博物館舉辦展覽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展覽主題應具有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以及鮮明的時代特點,并與辦館宗旨相適應,突出藏品特色、行業特性和區域特點,具有較高的學術和文化含量。
(二)加強館際展覽項目交流,整合藏品資源,鼓勵聯合辦展,舉辦巡回展覽,打造精品項目,提升展示水平,為公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
(三)展品應以原件為主,使用復制品、仿制品應當明示,并進行標注,文物展覽原則上復制品、仿制品比例不宜超過展品的10%。
(四)加強數字化展示手段,利用新技術,豐富數字展品數量、展示信息及體驗手段。
(五)踐行綠色節約、反對浪費的原則,倡導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可持續辦展,使用的材料應符合展覽規范標準,做到材料安全,確保文物展出環境和觀眾參觀空氣質量達標。
(六)展廳內具有符合標準的安全技術防范設備和防止展品遭受自然損害的展出設施。
(七)提供科學、準確、生動的文字說明和講解服務。展品說明應當清晰、準確、簡潔。
(八)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的規定。
第五條 博物館舉辦展覽的,按規定履行備案程序。國有博物館按行政隸屬關系向上級主管部門備案;非國有博物館向其業務主管單位備案。
展覽名稱、時間、地點、展品信息、展覽大綱或腳本、講解詞、展覽安全保衛工作方案及應急預案變更也應履行上述程序。
第六條 博物館舉辦展覽的,應當在展覽開始之日10個工作日前,提交如下材料:
(一)《天津市博物館展覽備案申報書》;
(二)展覽大綱或腳本(含專家論證意見);
(三)《展品目錄》及重點展品說明;
(四)講解詞;
(五)展覽場地總體情況及硬件設備、安全保衛設施情況介紹;
(六)展覽安全保衛工作方案及應急預案;
(七)利用博物館場地與空間舉辦的展覽,需提供舉辦方對展覽方案的審核意見。
第七條 國有博物館的上級主管部門、非國有博物館的業務主管單位應組織專家或委托第三方機構,依照相關規定開展備案審核,對符合備案條件的,依法予以備案;對暫不符合備案條件的,應要求其完善展覽內容,使展覽符合備案條件。
第八條 博物館展覽備案重點審核以下內容:
(一)展覽主題內容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要求,遵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各項規章制度。
(二)凡有可能泄露國家機密或歪曲丑化我國人民、中國文化,妨礙正風良俗、擾亂社會秩序,危害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等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響的展品、資料等,一律不得展出。
(三)展覽主題內容涉及人類遺骸、宗教、民族等敏感題材的,凡違反《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職業道德準則》,不尊重人類尊嚴,不符合國家利益和民族信仰的,一律不得展出。
(四)展覽主題內容涉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應遵守《中央宣傳部、文化部關于舉辦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生平圖片展覽的規定》及相關文件精神,并已履行相應的報批手續。紅色主題展覽展示內容和解說詞應當征求黨史研究機構意見。
(五)展覽內容凡涉及地圖的,須按照國家文物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關于規范文物博物館單位使用地圖的通知》、自然資源部《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規范》等要求,使用標準地圖或嚴格按程序報審。
(六)展覽的名稱、內容、講解詞、圖錄以及相關外文翻譯中可能涉及的民族、宗教、領土主權等意識形態安全問題須進行嚴格審核。
(七)展覽展品來源必須合法,來源不明或來源不合法,以及以假充真,可能對公眾造成錯誤引導的展品,一律不得展出。
(八)展覽場地必須具備安全保衛設施,確保展品及觀眾的安全。
第九條 各級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博物館展覽備案管理工作,加強對展覽內容的審核把關,建立健全陳列展覽定期檢查監管長效機制。對于博物館舉辦展覽,違反本規定,未履行有關程序,并且存在意識形態安全風險隱患的陳列展覽,應嚴格督促及時整改,對于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聯合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第十條 各級文物主管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加強對本地區博物館陳列展覽意識形態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監督考核,將其納入博物館領域年度“雙隨機、一公開”檢查范圍或開展專項督查。
第十一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修訂的重點內容
此次修訂對原辦法中關于展覽備案的表述和流程進行了完善。
一是修改了文件名稱,將《天津市博物館意識形態主陣地建設做好展覽備案管理工作的暫行規定》改為《天津市博物館展覽備案管理規定》。
二是規范了國慶節、“七一”黨的生日、“八一”建軍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以及紀念天津解放等重大節慶的相關表述。
三是將線上展覽納入展覽備案的審核范圍。
四是明確了展覽中文物展覽原則上復制品、仿制品比例不宜超過展品的10%。
五是根據博物館設立備案登記的程序調整了展覽備案的流程和主體。國有博物館按行政隸屬關系向上級主管部門備案;非國有博物館向其主管業務的文物主管部門備案。
六是增加調整博物館展覽備案審核的內容。紅色主題展覽展示內容和解說詞應當征求黨史研究機構意見,并具有準確性、完整性和權威性。展覽內容凡涉及地圖的,須按照國家文物局、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關于規范文物博物館單位使用地圖的通知》、自然資源部《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規范》等要求,使用標準地圖或嚴格按程序報審。展覽的名稱、內容、講解詞、圖錄以及相關外文翻譯中可能涉及的民族、宗教、領土主權等意識形態安全問題須進行嚴格審核。
七是明確責任分工,各級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展覽備案管理工作,加強對展覽內容的審核把關,建立健全陳列展覽定期檢查監管長效機制。對于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聯合有關部門依法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