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消息:北京青年報—政知圈消息,據《江西日報》消息,7月22日,中共江西省委十五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圓滿完成各項任務,在南昌勝利閉幕。全會按照黨章規定,決定遞補湯立新、孫朝輝、姚格平、錢昀、徐蘭賓、涂瓊理、黃娜等7名同志為省委委員。
政知君注意到,新遞補的省委委員黃娜出生于1988年10月,今年35歲,現任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撫北鎮黨委書記。
公開資料顯示,黃娜畢業于江西理工大學,研究生學歷。2013年研究生畢業后,黃娜加入大學生村官隊伍,先后任撫州市臨川區唱凱鎮東湖村書記助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唱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團委書記。
2021年7月,33歲的黃娜出任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撫北鎮黨委書記,同年11月,當選省委候補委員。
黃娜曾獲江西省“優秀大學生村官”,撫州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團干”、第二屆“撫州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
2021年6月,黃娜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同月,她被江西省委授予“江西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黃娜還是中共十九大代表。
據中國江西網報道,2014年,撫州市臨川區唱凱鎮東湖村“兩委”面臨班子人難選、黨員作用難發揮、干群關系矛盾突出、村級集體經濟負債累累等困境,時任大學生村官的黃娜挑起村黨組織書記的重擔。
面對村黨員干部“庸、懶、散”等現狀,黃娜規范了村干部管理制度,修訂完善了班子分工責任制、民主議事制等制度,通過明確村干部分工定權、責,村內事務例會商議決策,在干部管理做到“三分三合”,即職責上分、思想上合;崗位上分、力量上合;工作上分、目標上合,充分發揮班子成員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家一起干、一起拼的干事氛圍,逐步把一盤散沙的班子凝聚了起來。
2014年以來,黃娜還通過向上級申請項目資金,村民理事會向鄉賢籌集資金近四千萬元,用于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目前,4個自然村已全部完成新農村建設,新建3個文化休閑廣場,村內外30多公里道路全部實現硬化、亮化、綠化,自來水、天然氣、有線電視、電話和寬帶全部入戶。
作為大學生村官,黃娜并非學農出身,種養殖業一竅不通,但是黃娜始終認為,“一個村子要發展,肯定得有自己的產業。”
通過一年的廣泛調研,黃娜決定依托水稻種植全機械化的巨大市場需求及村級農機現有資源優勢,提出由村黨總支牽頭成立唱凱東湖農機專業合作社,吸收本地農機戶帶設備入社,走合作化訂單道路,開始了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破冰之路”。
此外,村里還成立了撫州市臨川區綠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重點攻克育秧技術,實現水稻生產“四化”服務,即:種子良種化、育秧標準化、供秧商品化、插秧機械化,補齊合作社機插秧服務的短板,2020年完成1.08萬畝育秧訂單作業。同時,50余名弱勞力者、半勞力者或婦女在公司實現家門口就業。2020年集體經濟收入102萬元。
原標題:33歲任鎮黨委書記的她,遞補為省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