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是通過把蛋放在母雞的窩里,通過母雞的體溫,抱窩實現的。所需設備簡單,管理方便,孵化效果也比較好,孵化出的小雞還可由母雞帶領,減少育雛環節;但孵化量小,易受季節性限制,不適合專業化規模養雞。
孵雞蛋主要依靠外界條件,比如溫度、濕度、通風、轉蛋等。
溫度:溫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條件,保證胚胎正常發育所需要的適宜溫度,才能獲得高孵化率和優質雛雞。雞胚發育對環境溫度有一定的適應能力,溫度在35-40.5℃的范圍內都有一些種蛋能出雛。但若使用電孵化器孵化,在環境溫度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在24-26℃,立體孵化器最適孵化溫度是37.8℃,出雛期間為37-37.5℃。
濕度:適當的濕度使孵化初期受熱良好,孵化后期有益于胚胎散熱,也有利于破殼出雛,一定要防止同時高溫高濕。濕度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用,使蛋殼中的碳酸鈣轉變成碳酸氫鈣,殼變脆。所以,在雛雞啄殼以前提高濕度是很重要的。
通風:胚胎在發育過程中除最初幾天外,都必須不斷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而且隨著胚齡增加而加強,尤其是孵化19天以后,胚胎開始用肺呼吸,其耗氧量更多,因此必須加強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