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到底有沒有必要入黨?
普通人也是有必要入黨的。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入黨是一種需要思考和選擇的行為。只有在熱愛祖國、尊重社會主義制度、有信心能夠為人民群眾服務,能夠肯定共產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前提下,我們才需要考慮并入黨。
2、入黨并不是為了升官發財或是為了所謂的“光環”,而是為了尋求更加規范、更加負責的行為準則,在種種艱難險重的情況下,堅守著值得信仰的理念。
3、入黨是一種肩負責任、敢于擔當、顧全大局的行為,而且可以為個人選擇之路帶來更加良好、陽光的視野。所以,我認為,對于普通人而言,入黨并不是一種追求,而是一種時代的責任和義務,只有負責任的人才有資格成為黨員,永遠服務于人民。
綜上,小編覺得,作為當代中國人民群眾的普通的一員,是有必要入黨的。
相關資料
(一)黨史百年故事
1921年,13位代表聚到了一起,開啟了一場開天辟地的偉大征程,在中國大地上點燃了一個新的革命火種——中國共產黨。
那一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與嘉興召開。與會人員包括毛澤東、董必武、李達、李漢俊等,代表了當時全國50余名黨員。
2021年,中國共產黨已走過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這100年間,黨員隊伍的規模也在不斷壯大。
至2021年6月5日,創始時期僅50余人的小隊伍已經擴張到了近1億人。
在中國,入黨需要經過遞交申請書、積極分子培養教育、發展對象考察、預備黨員接收、轉正考察等一系列篩選流程。
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國共產黨員的總數為9514.8萬名,其中女性黨員2745.0萬名,占比28.8%。2013年至今,黨員中女性的比例在逐漸增加。
在9514.8萬黨員中,有4951.3萬人的學歷達到了大專及以上,占總數的52.0%,已突破半數。
截至2021年6月5日,黨員隊伍中共有713.5萬名少數民族黨員。少數名族黨員的規模自2013年以來,每年都在明顯增加。
從年齡來看,60歲以上的黨員數量最多,其次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90后這股新生力量正在為中國共產黨注入新鮮血液。
從1996年開始,每當建黨周年逢五、逢十的時候,都會進行“全國優秀黨員”稱號的評選。
此外,在黨的十五大召開之際的1997年,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2018年,以及抗擊新冠疫情的2020年,幾個特殊年份也都進行了評選。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又有384名同志被授予、16名同志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還有29名為黨和人民作出杰出貢獻的共產黨員被授予了“七一勛章”。
我們提取了歷年全國優秀黨員的形象關鍵詞:
從50多名黨員發展成為90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書寫了一部堅守初心使命、應對危局困境、經受風險考驗、戰勝困難挫折、開創民族復興偉業的奮斗史。
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我們致敬這些平凡而偉大的黨員代表,以他們為榜樣,向他們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砥礪前行。
他們會永遠在歷史的長河中璀璨。而延續黨的光輝也成了我們新一代共產黨員的職責與使命。
愿所有中共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站在先烈的肩膀上,站在一百年的嶄新起點上,繼往開來,陪伴中國共產黨開啟它的全新征程。
詳情請看:《奮斗百年,中國共產黨員是怎樣的一群人》
欄目主編:張陌 文字編輯:李彤彤
來源:作者:李彤彤
(二)普通人到底有沒有必要入黨
普通人是否有必要入黨,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于個人的職業規劃、社會責任感以及對黨的信仰和承諾。以下是相關介紹:
如果你的職業目標是從事公務員系統或某些黨委領導的事業單位,那么入黨可能是一個有益的選擇,因為它可能幫助你在職業發展中獲得機會。如果你的目標是外企或私企部門,或者有出國發展的計劃,入黨可能不是必要的。入黨是一項個人的選擇,需要權衡個人的興趣和意愿,考慮是否對黨的事業有濃厚的興趣,并愿意為之付出努力。入黨可以提供一種精神上的激勵和信仰,有助于個人成長和社會責任感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