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鄱陽湖在江西省。鄱陽湖,古稱彭蠡、彭蠡澤、彭澤,位于江西省北部,地處九江、南昌、上饒三市,是長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燕山運動時期,這里下陷成為盆地,此后由于冰后期的海侵,整個盆地慢慢變成了泱泱大湖。因湖中有一座鄱陽山,所以改名為鄱陽湖。
2、鄱陽湖主要由贛江、修河、信江、饒河、撫河等水源供給,經調蓄后由湖口匯入長江。區內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這里的候鳥已達300多種,也是長江江豚重要的棲息地和種質資源庫,屬于長江江豚的優質種群。
3、此外,鄱陽湖在調節長江水位、涵養水源、改善當地氣候和維護周圍地區生態平衡等方面都起著巨大的作用。湖區秋冬季節受修河水系和贛江水系等水源不足的影響,每年進入秋冬季節到第二年仲春,鄱陽湖則進入枯水期,形成“碧野無垠接天云”的廣闊草洲。河灘與9個獨立的小湖泊連接,成為北方候鳥遷徙越冬的最佳之地。
4、鄱陽湖流域地勢周高中低,三面環山,中部漸次由丘陵、盆地相間的地形向北成為坦蕩的平原,即長江流域五大平原之一的鄱陽湖平原,主要河流發源于東、南、西三面邊緣山地,順勢流入鄱陽湖。該地貌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宜于農作和水產養殖,為鄱陽湖流域重要農業區,素稱“魚米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