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正在一步步向我們靠近,雖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日子,但是,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小年夜對于南方人和北方人來說,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對于那些特別注重節日風俗的人來說,了解小年夜的風俗和寓意講究,是一件有必要的事情。
小年夜是臘月多少
小年夜根據南北地區的不同時間有所不同,民間傳統上的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四。但小年夜在不同的地區日期也有不同,比如江浙滬地區的小年在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每年的臘月二十九;四川和貴州地區的小年即為除夕,在每年的臘月三十;南京地區的小年為元宵節,在年后正月十五。
祭灶飲食大盤點
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本為給灶王爺嘴上抹得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接灶接神寓意順利
在這天,是民間祭灶王爺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零食,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