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元旦這個節(jié)日由來已久,不僅有很多活動,還有許多傳統(tǒng)美食,年糕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元旦為什么要吃年糕?年糕要怎么做才好吃呢?元旦還有哪些傳統(tǒng)的美食?帶著這些問題,下面就跟我們一起來學(xué)習(xí)一下吧。
元旦為什么要吃年糕
元旦即將來臨,大家都知道,元旦代表著新年的第一天,人們希望在這特殊的一天準(zhǔn)備各種方式來歡慶節(jié)日,以祈求一年的平安和喜悅。吃年糕,就是其中一種方式。年糕的歷史悠久,漢朝的米糕已有“稻餅”、“糕”、“餌”、“糍”等名稱。6世紀(jì)食譜《食次》就有年糕“白繭糖”的制法,北朝《齊民要術(shù)》記載了將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時代,尤以南方流行。年糕又稱粘粘糕,元旦吃年糕意在新年年年高。年糕,是元旦節(ji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寓意著步步高升、五谷豐登,不僅是一種節(jié)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的做法
今天教大家做的是桂花糖年糕。首先要準(zhǔn)備年糕350克,桂花茶1小把,白糖70克,水1碗,橄欖油和植物油各一湯匙;然后將年糕切成一公分左右的厚片;平底鍋燒熱后放入一湯匙的橄欖油,將切好的年糕片放入鍋內(nèi),中小火煎到兩面金黃,在盛出備用;鍋中再加入一湯匙植物油,燒熱后倒入白糖,中小火加熱,用鍋鏟不停地攪拌直到白糖完全融化,繼續(xù)攪拌加熱到糖液變成琥珀色;迅速倒入一小碗清水,放入煎好的年糕,撒上一些干桂花同煮;保持大火,邊煮邊轉(zhuǎn)動下鍋子,避免年糕粘鍋,煮到糖液濃稠剛好能掛住年糕表面,就可以出鍋,撒上干桂花,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桂花糖年糕就做好了。
元旦的傳統(tǒng)美食
中國古代元旦飲食豐富多彩,其中有飲料、食品,還有藥物,一應(yīng)俱全,各有其特殊含義。除了年糕,元旦還有許多傳統(tǒng)美食,例如餃子、雞蛋、湯餅、椒柏酒、桃湯、膠牙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