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消費者業務CEO 余承東曾這樣總結麒麟9000:采用5nm工藝制程,CPU、GPU、NPU性能遙遙領先,而且集成了華為最強大的通信芯片,以及我們最先進的ISP。
1、世界首個采用5nm工藝制程的5G手機SoC
工藝制程的進步可以讓相同尺寸的芯片容納更多的晶體管,往往代表著芯片能效比的提升。此時,手機SoC工藝制程的接力棒正在從7nm向5nm轉移,剛剛隨iPad Air4、iPhone 12系列發布的A14仿生是第一款正式發布的5nm手機芯片。但這款芯片外掛的是高通X55調制解調器,所以并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5G SoC。
但與A14仿生不同的是,發展到麒麟9000這一代,華為巴龍5G調制解調器已經越發成熟,集成在SoC內部的調制解調器在符合以往認知的低功耗低發熱屬性的同時,還在現網測試中獲得了遠遠超過競品的峰值表現。得益于5nm工藝制程,麒麟9000集成了153億顆晶體管,且比A14仿生多出30%。
2、CPU、GPU、NPU大升級,性能表現遠超競品
8核心CPU,三檔能效架構最高主頻可達3.13GHz,比競品快出10%;
24核心Mali-G78 GPU,行業首發,性能超出競品52%;
NPU采用雙大核+微核架構,AI benchmark 4.0 ETH跑分高達148008分,是競品性能的2.4倍。
同時,相比于競品麒麟9000擁有更好的能效比,其中CPU能效高出25%、GPU能效高出50%、NPU能效高出150%,數字可觀。
3、調制解調器跨代打擊,5G超級上行速度亮眼
“其它廠商不久前才推出第一代的5G旗艦手機,但華為已經推出三代5G手機了”,雖然這樣的描述總有些欺負人的意味,但官方實測數據就是這樣霸道:上行速率是的5倍,下行速率是競品的2倍。
4、華為最先進的ISP,性能相比上代大幅提升
麒麟9000搭載的ISP6.0相比于上代芯片,吞吐量提升50%,視頻降噪效果提升48%。
“我們追求速度,永不止步”,在講述芯片硬參總結和軟件優化過渡時余承東用這樣一句話承上啟下,而這恰恰也是對海思麒麟發展史的貼切概括。麒麟9000成就了迄今最強大的Mate,也代表了國產智能手機SoC設計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