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人對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鄉,是懷舊,是留戀童年的味道。
2、所謂心傳,除了世代相傳的手藝,還有生存的新年,以及流淌在血脈里的勤勞和堅守。
3、芝麻的香氣伴著蕨粑的甘甜,這就是瑤族人時代繁衍的味覺密碼,也是撰寫著人類味覺記憶史的通用語言。
4、無論是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
5、古老的職業和悠久的傳說,正被機械們一茬茬收割殆盡。
6、一個成功的廚師,并不只依賴青春,更仰仗厚重的經驗。
7、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8、半生闖蕩,帶來家業豐厚,兒孫滿堂,行走一生的腳步,起點,終點,歸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這是中國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樸素,但有力量。
9、春江水暖,刀魚最鮮;夏天滋補,筍干燉雞;秋季肥美,魚頭不容錯過;冬日最愛,必是那熱騰騰的火鍋。
10、不管是否情愿,生活總在催促我們邁步向前。人們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里,哪里就會燃氣灶火。
11、昂貴的瑪仁糖,層次豐富的手抓飯,只要對自然和時序懷著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都會獲得甘甜的回報。
12、吃過早茶后,她的主要任務是準備晚飯。
13、廣廈千間,夜寢不過六尺;腰纏萬貫,日食不過三餐。
14、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辛苦勞作給全身心帶來的幸福,從來也是如此。
15、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秘,難以復制,從深山到鬧市,廚藝的傳授,仍然遵循口耳相傳,心領神會的傳統方式。
16、從個體生命的遷徙,到食材的交流運輸,從烹調方法的演變,到人生命運的流轉,人和食物的匆匆腳步,從來不曾停歇。
17、每個晚上,后廚都是一番刀光劍影。
18、無論靠山還是靠水,勞動者們都有專屬于自己家人的美味。
19、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的死敵。
20、精打細算,親力親為,是上海男人做事的習慣。
21、更多關于食物的傳承,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
22、廚師作為傳統行當,一直以師徒形式在中國延續。
23、春季,萬物萌發,莊稼青黃不接,但大自然已經備好了各種野菜。
24、對純樸的苗家人來說,腌魚臘肉,不僅僅是一種食物,而且是被保存在歲月之中的生活和記憶,永遠也難以忘懷。
25、獨居的老人也要犒勞一下自己,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白無奇。辛苦的勞作,給全身心帶來的那種幸福,從來也是如此。
26、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師徒的心覺,食客的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
27、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28、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功夫,沒有捷徑。
29、在吃的法則里,風味重于一切。中國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品清單上。人們懷著對食物的理解,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著轉化的靈感。
30、中國人對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鄉,是懷舊,是留戀童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