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四大案,其實就是明朝初期發(fā)生的四大案件。也就可以稱之為“明初四大案”。當然了,這個事情的主要決策人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為的就是消滅他認為對他的朝廷有威脅的人所引發(fā)的著名四大屠殺案件。那么這個洪武四大案分別是哪四案呢?在這四大案中一共死了多少人呢?
1、洪武四大案指的哪四案
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藍玉案。
2、洪武四大案一共死了多少人
七至八萬人,胡惟庸案(3萬余人)、空印案(數(shù)百人)、郭桓案(數(shù)萬人)、藍玉案(超過1.5萬人)。
2.1、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謀不軌”罪誅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時殺御史大夫陳寧、中丞涂節(jié)等數(shù)人。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頒布《昭示奸黨錄》,以伙同胡惟庸謀不軌罪,處死韓國公李善長、列侯陸仲亨、已故的滕國公顧時的子孫等開國功臣。
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黨羽,前后共誅殺3萬余人,時稱“胡獄”。
2.2、空印案
空印案是發(fā)生在明代洪武年間,因空白蓋印公務文書而引發(fā)的案件。此案在當時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相當程度的重視,并因此誅殺數(shù)百名相關官員。
2.3、郭桓案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發(fā)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屬于官吏貪污案件。戶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盜賣官糧。
后被揭發(fā),以其涉案金額巨大,對經(jīng)濟領域影響深遠而為世人矚目。對此,明太祖將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處死。
為了追贓又牽連到全國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產(chǎn)的不計其數(shù),地主對此怨恨極深,朱元璋為了平息怨氣又將審刑官吳庸等人處死。
《明史·刑法二》記載郭桓案“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贓七百萬,詞連直省諸官吏,系死者數(shù)萬人”。
2.4、藍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1393), 朱元璋為加強集權借口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名將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藍玉案被株連殺戮者逾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