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一夜白頭的典故】
伍子胥一夜白頭的典故(伍子胥一夜白頭的故事)公元前522年,楚平王準備把太子建廢除,當時太子建的老師伍奢和他在一塊 。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就設計把伍奢叫了回來,誣蔑太子建要謀反 。伍奢堅決認為那不可能,被楚平王關進監(jiān)獄里 。
于是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殺太子建,一面逼伍奢寫信給他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子胥,讓他們趕快回來,以便一起除掉 。大兒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后,就和父親伍奢一起遇害 。太子建事先得到消息,帶著兒子公子勝逃到了宋國 。
伍子胥從楚國逃出來后,趕到宋國找到了太子建 。當時宋國發(fā)生內(nèi)亂,伍子胥又帶著太子建和公子勝逃到鄭國,想請鄭國幫他們報仇 。可是鄭國國君鄭定公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沒有答應 。
太子建報仇心切,勾結(jié)鄭國的一些大臣準備奪掉鄭定公的權,不料走漏了風聲,鄭定公就把他殺了 。伍子胥無可奈何的帶著公子勝投奔吳國 。
要到吳國,必須經(jīng)過楚地 。楚平王早就下令懸賞捉拿伍子胥,叫人畫了像,掛在楚國各地的城門口,下令要求各地官吏嚴查 。
伍子胥帶著公子勝逃出鄭國后,白天休息,晚上趕路,他們來到了吳楚兩國交界的昭關(在今安徽含山縣北),關上盤查得很緊 。伍子胥愁得睡不著覺,頭發(fā)竟在一夜間全變白了 。幸虧他們遇到了一個好心人東皋公,東皋公很同情伍子胥的遭遇,把他接到了自己家里 。東皋公有個朋友,和伍子胥長得很像 。東皋公讓他那個朋友冒充伍子胥過關 。守關的逮住了這個冒牌貨,而真的伍子胥因為頭發(fā)全白,沒被認出來,就被他混出關了 。
伍子胥出了昭關,害怕后面有追兵,急急忙忙的往前趕路 。突然有一條大江攔住去路,正在他著急的時候,江上過來一個打魚的老頭兒,伍子胥就坐著他的小船渡過江去 。
過了大江,伍子胥感激萬分,摘下身邊的寶劍送給老漁人,說:“非常感謝您的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就把這把楚王賜給我祖父的寶劍送給你,這把劍價值一百兩金子,算是我的心意 。老漁人說:“楚王出了五萬石糧食的賞金來抓捕你,還許諾賞給高官厚祿,這些我都看不上眼,難道會要你這寶劍嗎?”
伍子胥連忙向老漁人賠禮道歉,收起寶劍,辭別老漁人走了 。伍子胥到吳國后,幫助公子光殺了吳王僚登上王位,公子光就是歷史上的吳王闔閭 。他在以后也受到了重用,而且還為父兄報了仇 。
“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愁白了頭”的歷史典故也流傳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