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將,從還未接受招安起,就身經(jīng)百戰(zhàn),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戰(zhàn)斗!甚至在對抗遼國的過程中都獲取的勝利,更是一舉攻滅了田虎、王慶。
但是就這樣的一群人,為什么卻在平定江南方臘的過程中,卻屢次遭遇滑鐵盧,戰(zhàn)死59人,中途病死10人!方臘為何能夠成為梁山之殤?
雙方的戰(zhàn)力對比乍一看十分懸殊:
首先是方臘只有八大天王,而梁山卻是108位好漢;其次,梁山有整個大宋24路近400多州府作為后盾,但方臘只有八州二十五縣;
第三,梁山眾人身經(jīng)百戰(zhàn),無論是對抗遼國,還是掃蕩賊寇,都無往而不利,而方臘僅僅是在江南之地肆虐,我們都知道江南孱弱,而北方無論是哪個朝代,雖然經(jīng)濟落后,但戰(zhàn)力卻不弱!
那么為什么梁山占據(jù)了天時地利人和,最后卻落得個慘淡收場呢?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因之一:兩位重要人員的離開
古代行軍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知曉天時,明白地理,而梁山中最擅此道的莫過于入云龍公孫勝。
他作為梁山的第四把交椅,公孫勝對梁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在征討方臘之前,卻返回了老家修道去了!
也正是公孫勝的離開,使得方臘手下的包道乙天師、鄭彪魔君兩人給梁山眾人帶來了很大傷亡。
武松的左臂被包道乙所斬,王英、扈三娘被鄭彪殺死,這兩人的存在,給梁山的攻勢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如果要是公孫勝在場,這兩人的作用將會大大減少,武松不會斷臂,王英夫婦也不會命喪黃泉!
除了公孫勝之外,征討方臘的過程中,神醫(yī)安道全也沒有在場!
在古代的戰(zhàn)爭中,很多人的犧牲并不是在戰(zhàn)場上,而是受傷之后,因為得不到良好的救治而犧牲的。所以說,安道全在水滸諸將征討四方的過程中非常重要,他的作用不亞于公孫勝,甚至吳用。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人,卻沒有一起去征討方臘,而是被留在了京師!
水滸中很多好漢都是死于醫(yī)治無效,張橫、穆弘、孔明等人染病去世,李立、湯隆等人在戰(zhàn)斗中重傷不治。如果安道全還在,梁山的傷亡將會大大減少!
原因之二:雙方真實實力的差距
表面上看,宋江、方臘兩方是梁山占據(jù)優(yōu)勢,但是實際上卻是方臘占據(jù)優(yōu)勢!
首先,宋江的梁山眾人,大多都是北方人,而方臘等人卻占據(jù)了南方。方臘本場作戰(zhàn)自然優(yōu)勢多多,而宋江遠征江南,必然是有諸多的不適。
甚至金毛犬段景住竟然是在翻船之后,落海而亡,可見南方的水和北方的水泊,絕對有著天壤之別!就連曹操都在征討南方的時候折戟,更不用說是宋江了!
其次,水土不服。時遷的重要性自然毋庸置疑,他的作用是梁山的眼睛、梁山的耳朵,失去了時遷,就相當于失去了千里眼、順風耳。
所以時遷在南方病逝,對梁山的打擊非常大。再有便是張橫、穆弘等6人的去世,也是因為水土不服,這6個頭領的去世,對梁山的打擊自然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士氣的打擊!
第三,方臘實力不虛,梁山108將水分不少。方臘的八大王實力不虛,但方臘陣營中,絕對不止王寅、鄧元覺、石寶、司行方、方杰、厲天閏、龐萬春、呂師囊,這八個人。
八驃騎、浙江四龍、江南十二神、二十四將,還有各州守將,這些人都不是泛泛之輩。
尤其是方杰輕易就將排行第七的秦明斬落馬下;龐萬春更是將史進一箭射中,而為救史進的打虎將李忠、拼命三郎石秀等人也被射死,可見他的箭法絕對不比花榮弱。
魯智深敵不過鄧元覺,關勝敵不過石寶,這些梁山的巔峰戰(zhàn)力,面對方臘都覺得十分難纏!
原因之三:來自朝廷內部的掣肘
除此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來自朝廷內部的掣肘!
這一點從安道全的離開就能夠看出來,本來安道全已經(jīng)隨著宋江的隊伍出發(fā)準備對抗方臘了,但是皇帝卻將他從宋江的隊伍中要了回來,理由是皇帝病了!
安道全的醫(yī)術是不錯,但也沒有到了皇帝非用不可的地步吧!所以說,安道全的回京,背后隱藏著的就是朝廷開始對梁山下手了!
其實,從宋江被招安的那一刻起,梁山的眾人就成為了一顆扎在朝廷眼中的釘子。
雖然征遼國、打田虎、滅王慶立下了赫赫功勞,但是在朝廷眼中,他們的功勞越大,朝廷的眼睛越痛,越證明了朝廷的無能。
所以對他們出手,那是必然的,也是在意料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