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輅 [三國][公元209年-256年,三國時期魏國術士] 管輅(公元209——256年),字公明,三國時期魏國術士,平原縣人。是歷史上著名的術士,被后世卜卦看相的人奉為祖師。
2、管輅出生在平原縣故城(今張官店東)北小管莊。父親先在利漕當官,后為瑯琊即丘長。管輅容貌粗丑,從小就喜歡仰視星辰,夜不肯寐,逢人就請教星辰之事。父母也管不了他。十五歲時,到父親當官的即丘官舍讀書,瑯琊太守單子春雅有才度,聞輅是學校中的才俊,便召見了他。還請四百多位能言善辯的賓客和管輅辯論。管輅自酌三升青酒,從早上到晚上,連中午飯也沒吃,四百多位賓客輪流向他發問,他都能對答如流。單子春對眾人說:“此年少盛有才器,聽其言論,正似司馬犬子游獵之賦,何其磊落雄壯,英神以茂,必能以天下地理變化之數,不徒有言也。”號之天下神童。
3、待到長大以后,精通易術、天文、鳥語,預知人的命理,夏侯淵戰死、魯肅病死、許昌火災等事情都預言應驗了。而在《三國志》中記載了他到安德令劉長仁家聞雀言知殺人案,在館陶令諸葛原遷新興太守之時,為其踐射覆,應吏部尚書何宴之請,為其著爻作卦,預知亡故等等,無不精妙之極。尤其是他為自己作卦,“吾自知公直耳,然天與我才明,不與我年壽,四十七八間,不見女嫁兒娶婦也。”是年八月,管輅為少府丞。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