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天圣年間進士,歷任大理監(jiān)事、建昌知縣、轉和州稅監(jiān)、天長知縣、端州知州,遷殿中丞,監(jiān)察御史。后任于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權三司使。1061年任樞密副使。
最高職位樞密副使,在南宋時期品級為正二品官。
包拯是北宋著名的大臣,在他的一生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但談到他的政治生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首先,他的科舉考試比較坎坷。他28歲才考中進士,后來做了縣令。然而,我們知道包拯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孝子,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包拯要求調到他的家鄉(xiāng)合肥,最終他只成為了一名當?shù)氐谋O(jiān)稅官。
但是,清官就是清官,即使是監(jiān)稅官也是一絲不茍,兢兢業(yè)業(yè),但還是沒有時間在家好好照顧父母。無奈之下,包拯干脆辭去了工作,在家專心照顧父母。父母相繼去世,包拯依然為父母盡孝,直到喪期結束才重新進入官場,接任知縣。包拯是幾品官?
從此,包拯的仕途一步步升級,從小八品開始,一直慢慢升到樞密副使,屬于正二品,但可以管理軍政大權,職權相當于宰相。樞密院是宋代總理全國軍機的最高機關。宋代的“一品”官位大多是追封的,所以包拯的“二品”官階可以說是首屈一指。
而我們所熟悉的包青天,大多是開封府尹的官職。通過看電視劇,很多人覺得這個官職和縣長差不多,其實不然。開封府尹的官職很大,掌管的事情很多。當時這個官職類似于現(xiàn)代什么樣的官職呢?
包拯是幾品官?一般來說,能夠擔任開封府尹的官員至少是二品官員,所以包拯在擔任開封府尹時已經是二品官員了,這個職位需要負責首都的一切:司法、民生、行政,相當于現(xiàn)在的北京市長。因為包拯的為官清廉,所以也被大眾所熟知,他的形象也多次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