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巖》是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61年12月首版。
2、紅巖內容概括:小說以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里革命者的斗爭事跡為素材。兩位作者都是這場斗爭的親身經歷者。解放戰爭后期,中共重慶市委出版地下《挺進報》,傳布解放軍節節勝利的消息,敵人驚恐萬分,加緊搜查。由于甫志高叛變,許云峰、成崗、江雪琴、劉思揚等先后被捕,關進“渣滓洞”、“白公館”。面對兇狠殘暴的國民黨特務,共產黨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許云峰一次次挫敗特務頭子徐鵬飛的威逼利誘,并以驚人的毅力用手指摳松地牢石墻上的條石,為同志們開辟了越獄通道。江雪琴身受毒刑,始終頑強不屈,嚴守黨的秘密。華子良裝瘋15年,完成了長期隱蔽和地下黨游擊隊建立聯系的特殊任務。獄中同志還以集體絕食、為被特務打死的戰友開追悼會、新年聯歡等方式同敵人進行斗爭。重慶解放前夕,敵人開始了大屠殺,江雪琴和許云峰英勇就義,華子良率領難友通過許云峰留下的地洞,沖出牢籠,與前來接應的華鎣山游擊隊勝利會師。小說用血與火譜寫了一曲共產黨人的正氣歌。盡管斗爭十分艱苦,盡管敵人非常殘暴,但共產黨人卻始終洋溢著革命理想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小說把斗爭的復雜性和人物的多樣性統一起來,表現了人物豐富的精神境界,塑造了英雄群體形象。對反面人物如徐鵬飛等也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顯示了他們的反動本質和性格特征。全書構思精巧,場面廣闊,敘述清楚,描寫生動,構成一部宏偉的地下革命斗爭的史詩。小說先后印刷26次,發行量達700萬冊,并被改編成電影《在烈火中永生》和多種戲劇,在廣大群眾中享有很高聲譽,被稱為“共產主義的教科書”。
2、羅廣斌(1924年-1967年2月10日),男,漢族,重慶忠縣人,作家。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國民黨軍第十六兵團司令官羅廣文的胞弟,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學生。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館集中營。建國后,歷任青年團重慶市委統戰部部長、重慶市民主青年聯盟副主席。后在重慶市文聯專門從事創作。合著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長篇小說《紅巖》。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跳樓自殺。
3、楊益言(1925.11.18——2017.05.19),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人,中共黨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小說《紅巖》的作者之一。早年參加革命工作,后被捕囚禁于重慶渣滓洞,出獄后根據其親身經歷寫成《紅巖》一書。2017年5月19日10點25分,楊益言逝世,享年9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