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卷云舒的完整詩句為: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是后人根據陳繼儒的《小窗幽記》演變而來。全文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愛與屈辱,如花開花落一樣平常,才能淡定自若;視官位與爵位如云卷云舒一般,變幻無常,才能夠做到瀟灑自若、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一個看庭前三字,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則又顯示了放大眼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情懷;一句云卷云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
這一句表達的是一種境界,源于中國的傳統道家思想,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變幻,才能淡然處之。
"云卷云舒"這個詞語并不是直接出自某個著名的古詩文,它更多是現代人對自然景象的一種描述,用以形容云朵在天空中的自然變化,寓意一種自在、悠閑的生活態度。
古人常用云的形態變化來表達情感或描繪景色。例如,唐代詩人王維的《漢江臨眺》中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這樣的句子,雖然不直接提到“云卷云舒”,但也能讓人聯想到云霧繚繞、山色變化的景象。
擴展資料:
《幽記小窗》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遠皮神高的人燃尺生哲言小集,內容涉及了修身,養性,經商,從政,處世等方面。
書中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對當時糜爛庸俗的世風做出了辛辣且不失客觀的抨擊,流露著“好為瞎圓清態而反濁者,好為富態而反貧者,好為文態而反俗者,好為高態而反卑者,好為淡態而反濃者,好為古態而反今者,不如混沌為佳“的一種無所拘束,高遠超脫的“難得糊涂“的自由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