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勵志四字成語大全今天為您推薦一些東漢三國時期的勵志成語,以下資料由私寵百科(4cbk.com)小編為您整理提供,希望大家喜歡。
東漢三國時期的勵志四字成語有:推心置腹、老當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重蹈覆轍、死不瞑目、挾天子以令諸侯、開門揖盜、求田問舍等。
1.推心置腹。出自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光武帝紀》:“蕭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意思是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心待人。褒義。近義詞:開誠布公、真心實意、肝膽相照。反義詞:居心叵測。
2.老當益壯。出自《后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意思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比喻很有能力的老人。褒義。近義詞:老驥伏櫪。反義詞:未老先衰。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八字成語。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也指不經歷實踐,就難以取得真知。出自《后漢書·班超傳》。近義詞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親臨其境。
4.重蹈覆轍。意思為再走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敗的教訓,重犯以前的錯誤。出自《后漢書·竇·武傳》:“今不想前事之失,復循覆車之軌。”用于勸說、希望和警告的場合。貶義。
5.死不瞑目。瞑目:閉眼。死了也不閉眼。指死得遺憾。www.453zh.com原指人死的時候心里還有放不下的事。現常用來形容極不甘心。出自《三國志·吳書·孫堅傳》:“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
6.挾天子以令諸侯。七字成語。本義:綁架天子號令天下諸侯。就是挾輔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貶義。例如《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自立魏王,篡奪漢室。”
7.開門揖盜。開門請強盜進來,比喻引來壞人,招致禍患。出自《三國志·吳志·吳主傳》。謀士張昭對孫權說:“現在天下大亂,豺狼滿道,如果你只顧守孝悲啼,不理國事……這好比大開著房門,拱著手把強盜請來,必將自取其禍。”近義詞:自討苦吃、引狼入室。
8.求田問舍。出自《三國志·魏書·陳登傳》:“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意思是多方購買田地,到處問詢房價。比喻沒有遠大志向。貶義。反義詞:高瞻遠矚。
9.三顧茅廬。典出《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出師表》。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當時屯兵新野的劉備,三次到南陽鄧縣隆中(今襄陽隆中)請諸葛亮輔佐的故事。現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褒義。
10.英雄無用武之地。七字成語。比喻有才能卻沒地方或機會施展。出自西晉·陳壽·《三國志》卷35蜀書5《諸葛亮傳》。近義詞:懷才不遇。反義詞:大顯身手。
11.偃旗息鼓。偃:仰臥,引伸為倒下。意思是放倒軍旗,停止擊鼓,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比喻休戰或無聲無息地停止活動;或停止做某事。現比喻事情終止或聲勢減弱。出自《三國志·蜀書·趙云傳》裴注引《云別傳》。
12.初生牛犢不怕虎。七字成語。犢:小牛。剛生下來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知北游》:“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犢,而無求其故。”
13.刮目相看。別人已有進步,就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了。出自《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褒義。例句:他的進步很快,成績從80分上升到95分,我不禁對他刮目相看。
14.忍辱負重。為了完成艱巨的任務,忍受暫時的屈辱。出自《三國志·吳書·陸遜傳》。褒義。忍受恥辱,承當重任。近義詞:忍氣吞聲,含垢忍辱。反義詞:忍無可忍。
15.鞠躬盡瘁。褒義。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出自諸葛亮《后出師表》。反義詞:損公肥私。例句:諸葛亮為蜀國鞠躬盡瘁,成就了一番豐功偉績。
16.魚貫而入。比喻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次序進入。出自《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近義詞:井然有序、有條不紊。反義詞:一擁而入、破門而入。
17.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九字成語。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出自《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斐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三國時,魏文帝曹丕死后,由司馬懿和曹爽輔佐曹睿執政。曹睿死,司馬懿殺了曹爽,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立曹髦為皇帝。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不把曹髦看在眼里,威脅要封晉公。曹髦氣憤不過,說:“司馬昭的心,路人所知也。”
18.迎刃而解。出自《晉書·杜預傳》。指劈竹子時,頭上幾節一破開,下面的順著刀口自己就裂開了。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或比喻主要問題解決了,其它的問題就很容易解決。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