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清末天津教案
1、“天津教案”俗稱火燒望海樓。實際上是天津人民反對外國傳教士的斗爭。
2、清咸豐十年(1860)中法《北京條約》簽訂后,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在天津望海樓設(shè)立教堂,誘人入教,強占民地,激起民憤。
3、同治九年(1870)該堂附設(shè)的育嬰堂接連死亡嬰孩三四十人,天津拐騙幼孩的事件亦不斷發(fā)生,拐犯供稱系天主堂指使,民間也傳言教堂有將小孩挖眼剖心,用以制藥之說。
4、五月二十三日(6.21),民眾聚集教堂前要求懲處兇犯。法國領(lǐng)事豐大業(yè)(Henri victor Fontanier,1830—1870)往見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要求派兵鎮(zhèn)壓,并公然開槍恫嚇,豐在歸途中,又向天津知縣劉杰開槍,擊傷隨從一名。
5、群眾怒不可遏,毆斃豐大業(yè),焚毀法國教堂、育嬰堂、領(lǐng)事署及英、美教堂數(shù)所,打死教士、商人二十人。
6、英、美、法等七國聯(lián)合向清政府提出抗議,并集結(jié)軍艦于天津、煙臺一帶示威,清政府派曾國藩和李鴻章到天津“查辦”,以枉殺二十人、充軍二十五人、賠款四十九萬七千二百八十五兩修建教堂結(jié)案,并派崇厚赴法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