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習俗是什么
拜年習俗是正月初一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幼者并須叩頭致禮。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最古老的傳統習俗,在春節時期親戚之間交流感情的活動,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
拜年習俗有哪些
1、穿新衣服:拜年的時候是會有穿新衣的習俗,這樣的習俗開始于宋,在明朝的時候盛行,在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載:“正月朔日,為之元旦。民男女,皆鮮服往來拜節。”老一輩的人說,拜年的時候戴紅帽子,新的一年都會“鴻運當頭”。正月初一這天,人人都會穿上新衣,不僅僅是習俗,還是為了讓自己有個好心情。
2、拜年有三拜:在過去,拜年一共有三拜,順序分別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在過年的時候,完備需要給長輩拜年,還需要對長輩說祝福語。在新年過后,需要去給親戚拜年,其中也會有一些規矩,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當然,我們拜年也不要忘記給自己的同學、同事、朋友拜年,一般我們的拜年形式會有四種,一般走親戚拜年的時候,一定要去岳父加拜年。
3、其他拜年:在過年的時候,我們不要忘記給一些需要感謝的人擺放,去的時候記得帶上禮物,對于左鄰右居也不要忘記拜訪,在過去,拜年的人還需要圍成一圈,防止有所遺漏,雖然現在并不是這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