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875年-1936年,中國古代十大名伎 ]
賽金花,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她的一生,浮浮沉沉,早年淪為清棺,后來卻一躍成為狀元夫人,出使歐洲,風光無限。狀元洪鈞死后,她被逐出洪家,為生計所迫,重入娼門,艷名遠播,被稱為伎界魁首、艷榜狀元。庚子事變,賽金花搖身一變,成了能與聯軍統帥瓦德西交涉的“賽二爺”, 在"克林德牌坊"事件中名震京城。可惜賽氏自此生活日見困窘,在上海兩次婚姻都末熊使她幸福,而在京的晚年生活更是清貧,最后竟在貧病交迫中默默死去。賽氏的一生,大起大落,既有大富大貴,也有大恥大辱。只是她的富貴后面,總是有著無奈與辛酸。她的出身,使她始終無法擺脫一個娼門女子的宿命,為娟為伎時如此,身為狀元夫人時,尊為賽二爺時也沒有得到真正的尊重。人們看她,更像是看一個粉墨登場的演員,看她在舞臺上變換著各種角色—— 風光的、困窘的,卻從未去體驗生活中的賽金花到底心里在想些什么。但無可否認,出生于多事之秋的賽氏的確在近代史上留下了一些痕跡,使得后世人或為其樹碑立傳,或斥之為漢奸娼伎。
一、狀元夫人
賽金花,原姓趙,名彩云,蘇州人,祖籍徽州,家中世代從商,生于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她出生的時候,家中非常窮困。等到她長到十幾歲的時候,為了貼補家用,跟著鄰居女孩?"出條子"。所謂 《出條子",就是伎女外出接客,外出的地方大多是 "花船"。這就是賽金花早年的生活。也就是在花船上,她認識了影響了她一生命運的人物——她的丈夫洪鈞。洪鈞回鄉服母喪,在花船上與彩云(賽金花此時改姓傅,名傅彩云)一見鐘情,出于對彩云的喜愛,以隆重氣派的婚禮將之迎娶為妾。
賽金花傳奇一生最輝煌的事就是成為狀元夫人:盡管只是妾,但她由一名風塵女子從良而為狀元的“二夫人”,又充當狀元正妻隨洪鈞出使德、俄、奧、荷四國,尤其是在德國柏林社交的成功,既為她贏得了"東方第一美人"的雅號,也為她在庚子年間能在瓦德西面前滿足自己的要求打下了基礎。
洪鈞,宇陶土,號文卿。吳縣人。十八歲補縣學生,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中舉,七年中進士,時年三十。授翰林院修撰,八年遷至內閣學士,中間曾纂修穆宗毅皇帝實錄,任陜西、山東鄉試正考官,提督湖北、江西學政。旋服母喪,母喪期滿后,他娶了彩云為妻。回京后,被任命為四國公使,彩云陪其出國。
到德國兩個星期之后,-云成功地舉辦了一次宴會。招待的客人有臭名遠揚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及其夫人、克林德公爵及其夫人、瓦德西上校及其夫人等一大批軍界要員。宴會上,彩云身若地道的狀元夫人大禮服。長垂及地;梳了標準的清朝貴婦的發式;她還按照中國習俗,讓四個提了宮燈的卜頭在前后左右為她照明引路。她用的是洋丫頭,卻讓她們穿上了中國使女的裝束:緊身的綠緞子襖,寬大的紅綢長褲,頭上則一律梳兩邊對稱的羊角譬,使她們顯得俏皮而活潑。德國客人不禁在驚嘆之余深深地贊賞這位公使夫人的獨具匠心。這一次中西合璧的自助型宴會舉辦得非常成功,也為傅彩云這位公使夫人在德國社交界贏得了聲名。人們稱她為"東方瑪麗亞"。可以說,隨同洪鈞出使四國的這段時間是賽金花一生中最風光、最快活的時期。可是這種生活畢竟不能永遠繼續下去。光緒十六年 (公元1890年),洪鈞任期己滿,洪鈞、-云帶著在德國出生的女兒德官回國。
回到洪府,傅彩云的地位與在外國時大為不同,她不再是夫人,并將出國時夫人給的鳳冠霞帔也還了回去。雖然洪鈞與夫人對其十分優待,但彩云心中仍覺得委屈。但是,身在洪府,總此在婚門為伎或是流落街頭要好得多,所以彩云只得忍氣吞聲。但可惜的是,這樣的日子也沒維持多久。洪鈞與彩云年齡懸殊,本來就末想過能夠白頭偕老。但是死神的降臨之快還是洪鈞始料未及的。因為"中俄國界圖"事件,洪鈞連病帶怕,竟然一命嗚呼,死于尤緒十九年 (公元1893年)。所謂 “中俄國界圖”事件,就是洪鈞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俄國人存心作了修改的國界圖獻給朝廷,結果-大白后因羞愧難當,抱病而亡。洪鈞的死,使賽金花的人生發生了大波折。畢竟出身娼門,因此洪鈞死后洪府便無她的立身之處。洪夫人留下了彩云的女兒德官,將彩云逐出了洪家。1894年傅彩云離開洪家,到上海復為娼伎,取名曹夢蘭。
二、伎界魁首
被逐出洪府的-云無以為生,只得重操舊業。本來,她是可以過平靜的生活的。因為洪鈞死前,曾將五萬兩銀元的銀票交給自己的族弟洪鑾保管,以作-云以后獨自生活的費用。但是這個洪鑾,開始時有意拖延,后來就不見彩云的面,所以五萬兩的銀票也就被洪鑾侵吞了。
無依無靠的-云也顧不得羞恥,為了生計就又操起了舊營生。到了上海之后,她改名曹夢蘭。
清末民初的上海灘,伎女是有等級之分的。"書寓"是最高級的一等,是極講究排場的。"書寓"的掛牌主人一般是不陪宿的。不僅不陪宿,一般的客人想見上一面都難。"書寓"的0業務由寓內的其他姑娘對付應酬。此時彩云就是 "書寓"這一級的。所以說,這時的傅彩云還是比較潔身自好的。而那些膘客也較為尊重她,一方面對她十分欣賞,一方面也不敢過于輕佻。
也許是曾為狀元夫人的經歷使彩云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吧!到了上海灘短短一年,曹夢蘭就在伎界奪魁。
有一天,在上海的安凱第劇場里,熱鬧非幾。《游戲報》雇來的一支樂隊奏著樂把一塊大大的橫匾送到彩云的包廂。橫匾上寫著:中西合璧,色藝雙全。次日《游戲報》用一整版的篇幅進行評述。那文章的標題是:女扮男裝別出心裁,天女散花芳心獨運。報尾有一則補白,是一份花店賬單:曹寓,蘭花八百朵,大洋四百。當時的二元大洋可買一石米(一百五十六斤)。由此可見,傅彩云身為 "曹寓"主人時的風光與氣派。曹寓漸漸成了上海灘最紅的書寓。許多富商豪紳,達官貴人都以能在曹寓請客擺酒視為自己的無上榮耀。在這些來訪的客人中,有一位對-云非常關照、疼愛。他就是總理內務大臣立山。立山在曹寓揮金如土,總是勸曹夢蘭北上開書寓。光緒二十四年 (公元1898年),曹寓掛牌己是四年有余。四年間,銀子掙得多,花得也多,所以沒有什么積蓄。但這時發生的一件事,卻讓彩云-北上。
本來,傅彩云己經脫離洪家,自立門戶,與洪府沒什么關系。但洪府的人認為彩云重操舊業是給死去的狀元老爺臉上抹黑,于是在上海灘利用媒體對其大加中傷。一些丑化她的文章讓她感到上海灘己無其立足之地。隨之曹氏書寓生意也日漸冷落。想到立山大人的邀請,傅彩云決定北上。
但賽金花北上卻沒有直接去北京,而是先在天津立了腳。不久,"賽金花寓"就在天津掛牌了。此時的立山大人官運亨通,己升任戶部尚書。有了他的照顧,"賽金花寓"自會安然無事,生意興隆。
不久,義和團運動事起,京津一帶局勢動蕩,但是 "賽金花寓"的生意卻日見紅火。來往的賓客越來越多,而且還有京城大員時常光顧。每個京城來的貴客郡勸她到京城去,說那里路子肯定比天津寬。日子久了,彩云也開始考慮搬往北京。果然,到了京城,賽金花寓的生意一天好似一天,排場愈來愈大。其中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掛著 "狀元夫人"和 "公使夫人"的招牌,而且賽金花本大容貌絕住;二是有立山等一斑在朝中位高權重的大員為之撐腰,尤其是賽金花新認識的義兄盧玉魴的影響力更是不可小視。數月后,北京的中上層社會里,那些愛玩、愛樂的人沒有不知道 "賽金花"的。賽金花書寓在北京城成了娼伎界的頭牌。
但是,好景不長。義和團運動的蓬勃興起讓清廷十分惶恐,他們又-向八國聯軍宣戰。整個京城成了義和團軍與八國聯軍的戰場,一片混亂。賽金花帶若她的金花班開始輾轉逃難。路上帶出來的一些金銀珠寶丟失殆盡,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她只得重回北京。從在上海掛牌開始,一直有一個人陪在賽金花身邊,就是與她有夫妻之實的孫三。在八國聯軍占領北京三天后,輾轉流離的賽金花與孫三一起又回到了京城。
三、賽瓦公案
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后,燒殺搶掠,以 "實施報復"為借口,在北京城為非作歹。后來的聯軍統帥瓦德西自己供認說:"聯軍占領北京之后,曾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天,其后更繼以私人搶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質損失極大。"賽金花回到北京后,所見到的就是一幅滿目瘡荑的場面。而讓賽金花更感到悲傷的是,她的靠山立山大人已被朝廷處死了。
-云與瓦德西的重逢是頗具戲劇色彩的。一天,有一些德軍士兵闖到賽金花家里,要搶一些值錢的東西。因為在德國呆過一段時間,金花以德語作答,讓德國士兵十分驚訝。賽金花還拿出自己與德國皇后的照片?"己是前大清國駐德國公使洪鈞的遺孀趙彩云。德國士兵立即回去稟報,于是便有了-云與瓦德西的重逢。
正是有了與瓦德西的見面,加上本來的舊交情,賽金花才得以在庚子年間名聲大震。事實上,當時的賽金花確實為北京城里的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一次她在東單附近騎馬時,看見五輛囚車過來,后面還有一隊洋兵壓陣。每個囚車的木籠里都囚著一個中國人,旁邊還插著牌子一一殺頭的標志。賽金花一看,立刻攔住帶隊軍官,說這些洋人手中的拳匪都是自己的朋友,要將五個人救下來。此時的賽金花儼然是聯軍統帥瓦德西身邊的紅人,眾軍官只得奉命行事,放了囚車里的人。類似的事情當時發生很多,大家一傳十,十傳百,賽金花的名聲更大了。
不過也正因為庚子年間賽金花在瓦德西面前的得寵,才引發了后來的賽瓦公案。有人說,賽氏之所以得寵,是因為跟瓦德西關系暖昧,甚至說她與瓦德西在德國時就有不正當關系,此次是舊情復燃;還有人說,賽二爺的名聲是以當漢奸換得的。曾有傳聞說,有一次聯軍駐地發生火災,士兵們忙著救火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統帥與賽金花睡在一起,二人一聽失火,手忙腳亂,衣衫不整地沖了出來。這件事不知是真是假,但被列為賽氏出-家的罪狀之一。她為聯軍辦糧食確有其事,但究竟是為了換取北京老百姓的安寧還是為出-家利益就不得而知了。賽金花和瓦德西會面以后,瓦德西請求賽金花替聯軍采辦糧食。賽氏首要求瓦德西以八國聯軍總司令的名義發布一條公告:停止燒、殺、搶和0婦女,違令者軍法處置!然后賽金花自己去叫店鋪的門,實行公平買賣。后來,就由一些店主去找他們的同行,為聯至送糧食上門。當時的人都說賽金花是相瓦德西用糧食換和平。
賽二爺用糧食換和平、仗義救人的故事流傳很多,但賽金花在庚子年間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她對克林德夫人的勸說,最終以 "克林德"牌坊換了慈禧太后的命。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后,在京城燒殺搶掠,人民遭受了極大的苦難。逃難路途中的慈禧在 "以拳滅洋"策略失敗的情況下,迅速改變策略,希望與侵略各國議和。但是,慈禧不知,她己經闖了大禍,因為德國人態度非常蠻橫地提出議和條件:"必將太后正法,令皇上賠罪"。庚子年五月二十四日,義和拳將德國公使克林德公爵殺死于崇文門外。公使夫人堅決要讓慈禧抵命,因而瓦德西就提出了上述議和條件。
清廷當然無法接受這樣的條件,他們一心要息事寧人,于是想到了瓦德西面前的紅人賽金花。賽金花雖是個伎女,但國事當頭,李鴻章也顧不得許多,就派盛宜懷去找賽金花,想讓她調和此事。
賽氏果然不辱使命,對克林德夫人動之以情,答應為克林德立一座牌坊讓后人瞻仰,最后終于說服克林德夫人。于是,請廷開始與德軍議和,和議中有一條就是 "德國公使被殺,由中國派親王專使謝罪,并于被害處樹立紀念碑"。這也可算是庚子年間賽氏的一條功勞。但很可惜,此后賽金花的命運就開始走下坡路,風光不再。
四,賽金花之死
賽金花在庚子年間聲名遠播,但很快就經歷了一次波折,也因為這件事,賽氏被逐出京城。
《辛丑條約》簽訂以后,北京表面上顯得太平和繁華起來。彩云的 "賽金花寓"重又掛牌開業,生意日見紅火。她買的一個小紗帽胡同的姑娘叫"鳳鈴"。這個 "鳳鈴"本來有個相好的,但那個人因為窮沒法給她贖身。因此她到了書寓就悶悶不樂,加上又受了孫三的氣,于是服鴉片 了。這事波及到賽金花,她被安上了"-幼伎至死"的罪名,并被關進了監獄。最后審判如下:"賽金花傷風敗俗,虐斃人命,著即押解回籍。即日起行,著長、元、和三縣會審,詳報核實。家私歸公發賣,抵充鳳憐尸親損害。"于是,賽金花回到上海,重操舊業。在此過程中,她先后認識了兩位對她感情深厚的顧客,經歷了兩次婚姻。
第一次嫁的人叫曹瑞忠,是滬寧鐵路的稽查,彩云的名分依然是妾。但因為彩云與曹稽查住在外面,倒也方便。這時,孫三己經死了,家中的仆人只剩下平媽。彩云、曹瑞忠與平媽三個人過著平常人家的生活。賽金花開始漸漸滿足這樣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長,剛剛三十出頭的曹瑞忠在數月后突然暴亡。"京都賽寓"再次掛牌營業。
自從曹瑞忠去世,"京都賽寓"掛牌又己三年。也許是老天垂憐,在賽金花快要到達知天命的年紀時,她遇上了一個真正視她如妻子的魏斯靈,時任江西省參議員兼民政廳廳長。魏斯靈與家里正妻己經斷絕關系,因而可以與賽金花光明正大地結婚。二人在婚后,帶著平媽,遷居北京。在北京,他們獨居一個四合院,日子過得倒也平靜。可是,這一次婚姻也只持續了三年。從1918年在上海舉行婚禮,到1921年魏斯靈死去,僅僅三年。賽金花重又淪為
一個不得不為生計而勞碌的人,只是與以往不同,她沒有再掛牌,以往所剩的金銀細軟成了她和平媽后來生活的惟一經濟來源。魏斯靈死后,她住在居仁里十六號,門口釘上塊牌:江西魏寓,自稱魏趙靈飛。在居仁里,她過了十二三年的隱居生活。十多年下來,她的積蓄終于耗盡,甚至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每月八角的房租己經付不起,她只好請一名同情她的戶籍警為她寫了一份請求免費的呈文,然后遞交-。在這份呈文里,她詳細述說了自己的一生,希望能獲得特準免捐。沒想到這份呈文被一名嗅覺靈敏的記者全文刊登,并且起了個顯眼的題目:《八角大角難倒庚子勛臣賽二爺》。文章一登,立即激起各界反響。在她生命的最后三年里,賽金花再次成為社會的焦點。她被邀請參加許多活動,一些名流、文化名人紛紛探訪賽金花,關于她的訪談每天見諸報端。
但是,賽金花的生活卻日漸困窘,疾病加上貧困使賽金花陷人了從未有過的困難。一些好心的記者在報紙上為她募捐,可是善心的人士畢竟太少,捐款對于賽金花來說只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挽救她的生命,也無法避免厄運的降臨。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賽金花病死于居仁里十六號。經過社會各界的捐助,她被安葬在陶然亭。她死后不久,房東還是因她拖欠房租而向法院起訴。法院的判決是:被告務于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舊歷端午節前遷出。賽金花死得很體面,沒有被逐出房子,沒有流離失所。這個名顯于一時的 "狀元夫人"、"伎界魁首"、"賽二爺"總算在死時保存了一點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