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從大風廠老板蔡成功那里獲得了重要秘密,祁同偉獲知后,策劃了一場交通事故,他被撞成了植物人。這似乎說明陳海被撞與蔡成功舉報有關,果真如此嗎?
蔡成功打算舉報,但又畏懼身后的勢力,特別是山水莊園,里面的水深不可測,而他又跟那里不清不楚。
一旦舉報,也就意味著跟山水莊園為敵,他一個大風廠老板能扛得住嗎?后來又爆出一一六事件,作為廠里老板難脫干系,所以只能躲在監獄保平安。
蔡成功選擇舉報,無非是為了保命。他向陳海舉報,其實就是尋求幫助,讓第三方力量進入,好為自己分擔點壓力。
蔡成功這么干,顯然不利于山水莊園,而山水莊園背后又牽涉到祁同偉,所以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祁同偉是漢東省公安廳廳長,掌管著省內公安系統,特別是監控。
后來侯亮平被誣陷,陸亦可找嫌疑犯,他和京州市檢察院檢察長肖鋼玉直接坐到省公安廳監察大廳,可以看到她的行程。
只要有人打電話,省廳都能監聽到。由此當蔡成功打電話找陳海時,他倆已經被祁同偉安排的人監聽了,所以知道他倆的基本秘密。
陳海是省反貪局局長,一旦知道情況,那么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先下手為強。
祁同偉安排貨車司機撞飛了正在打電話的陳海,原以為讓他永遠閉嘴,結果搶救及時,命保住了,但成了植物人!
蔡成功的舉報對祁同偉構不成實質性威脅,哪怕陳海拿到了那些證據,其實也沒有多大用處。
祁同偉當時那么干,完全屬于過激反應,不僅沒有消除影響,反而將自己暴露出來,有點得不償失。
他的這種反應似乎說了撞陳海,置他于死地,背后顯然還有其他目的。
祁同偉和陳海都是省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高育良的學生,兩人畢業于同一所大學,師兄弟關系。
兩人一個是省公安廳廳長,另一人則是省反貪局局長,都屬于政法口的干部,需要接受高育良的領導。
祁同偉和陳海年紀輕輕能坐上這個位置,離不開高育良的支持。沒有他,也許兩人走不了這么遠!
高育良喜歡用漢東大學畢業的學生,特別是漢大政法系畢業的學生,所以漢東形成了以他為首的“漢大幫”。祁同偉屬于“漢大幫”成員,那么陳海了?他也是嗎?
“漢大幫”成員有幾個標準:其一,漢東大學政法系畢業,最好高育良教過;其二,在漢東政法部門工作,而且是重要崗位。
如果這樣,那么陳海顯然是“漢大幫”成員。但是陳海會接受“漢大幫”成員身份嗎?高育良和祁同偉會接受他嗎?
陳海會不會將自己定為“漢大幫”成員尚且不論,光高育良和祁同偉兩人就會有差別。
高育良可能將陳海視為幫內成員,但是祁同偉不會接受,否則不會對其下毒手。
兩人的看法不同會導致“漢大幫”成員人數不同,高育良認定的大于祁同偉,由此會給他帶來競爭壓力。
在幫內,如果以祁同偉的標準來定,那么顯然可以順利接替高育良,成為“漢大幫”新的幫主,畢竟能跟其競爭的沒有。不過以高育良的標準,祁同偉恐怕未必能接替他了,人數增加,意味著競爭壓力加大。
陳海當時是省反貪局局長,副廳級,而祁同偉只不過是省公安廳廳長,正廳級,兩人都是廳級,只不過正副罷了。陳海比祁同偉年輕幾歲,而且家族在漢東具有一定影響力,他的父親陳巖石是漢東省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人脈關系強于祁同偉。
如果沒有梁璐,祁同偉一輩子終老小縣城。所以兩人競爭,祁同偉未必占優。高育良可能也將陳海視為接班人,并且著手培養,否則很難年紀輕輕就當上省反貪局局長。
祁同偉可能認為陳海當時已經威脅到他的位置,所以需要干掉。不管有沒有蔡成功舉報,會不會牽涉到山水莊園。
陳海都是祁同偉眼中釘肉中刺,不可能逃脫其追殺。如果沒有貨車司機撞人,也許還會有其他司機,或者突然猝死等等。
祁同偉對高育良并不放心,知道他不太喜歡自己。他最喜歡的弟子是侯亮平,其次可能是陳海,祁同偉恐怕在三人中排倒數第一。
侯亮平沒來漢東前,高育良恐怕更喜歡陳海。后來被撞后,他還在醫院大發脾氣,要求祁同偉不惜代價破案。
祁同偉也知道他跟高育良沒有多深的感情,兩人在很多方面都有沖突,只不過由于利益關系,不得不相交,但他跟陳海不一樣,在觀念上有很多相通之處。所以蔡成功舉報后,一旦陳海查出什么東西出來,那么高育良當時候會保他嗎?
祁同偉沒有信心。正因為如此,所以祁同偉上位副省才會找李達康,顯然對高育良不太放心。一旦查到祁同偉,那么高育良至少有兩種選擇:
其一,跟他斷絕關系;其二,保他。不管哪種,祁同偉從此被打入冷宮,再也不可能接高育良的班了,而陳海可以踩著他登上更高的位置。
祁同偉想要勝天半子,怎么可以忍受這種局面,所以陳海必須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