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為雜食性,在野外自然環境下,它基本上都吃有機物碎屑、著生藻類、絲狀藻類、水生植物的根、葉及碎片,特別喜食汁多肥嫩的綠色植物,如水浮蓮、水葫蘆、馬來眼子菜、綠萍和苦草等。動物性食物包括水蚯蚓、蚯蚓、水生昆蟲的卵、蛹、螺、蚌和魚肉等。
小龍蝦喜歡吃浮游生物,重金屬、油污等垃圾物雖然不是小龍蝦的攝食對象,但可附著在食物上進入小龍蝦體內。如果在重金屬離子污染的水中生活,小龍蝦體內的‘毒物’就很難排泄掉。
飼料的分類
植物性飼料:塘中植物的根和水草都是龍蝦平時采食的飼料,可供它們采食的水草有金魚藻、水浮萍以及苦草等,另外豆渣、豆餅等也可以作為龍蝦的飼料。
動物性飼料:養殖者在飼養過程中會投喂一些動物餌料,市面上滯銷的小魚小蝦以及家禽家畜的內臟等都可作為龍蝦飼料。
飼料投喂注意事項
在給小龍蝦投喂飼料時要注意,盡量不要投喂粉狀飼料,為避免小龍蝦的腮堵塞,飼料投喂前用水攪拌,放在陽光下暴曬一天后再均勻的撒到池塘內。成年的小龍蝦喂食情況可根據季節、水質和蝦的生長狀態不同而改變,一般可以直接投喂小魚、蚯蚓等飼料,但要保證每日飼料蛋白質含量充足。
小龍蝦適應性極廣,具有較廣的適宜生長溫度,在水溫為10-30℃時均可正常生長發育。亦能耐高溫嚴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溫,也可在氣溫為-14℃以下的情況下安然越冬。克氏螯蝦生長迅速,在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餌料供應情況下,經2個多月的養殖,即可達到性成熟,并達到商品蝦規格,一般雄蝦生長快于雌蝦,商品蝦規格也較雌蝦大。同許多甲殼類動物一樣,克氏螯蝦的生長也伴隨著蛻殼,蛻殼時,一般尋找隱蔽物,如水草叢中或植物葉片下。蛻殼后最大體重增加量可達95%,一般蛻殼11次即可達到性成熟,性成熟個體可以繼續蛻皮生長。其壽命不長,約為1年。但在食物缺乏、溫度較低和比較干旱的情況下,壽命最多可達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