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釋兵權歷史故事
杯酒釋兵權是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而采取的許多英明措施中的一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杯酒釋兵權歷史故事詳細介紹。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年七月初九晚上,宋太祖宴請禁軍將領石守信等人。
飲到一半,宋太祖說:“要不是靠眾將擁立;我不會有今日。
但是,當了天子,日子也實在難受,還不如當節度使逍遙自在。
如今我幾乎沒有一夜睡得安穩。”
石守信等人問道:“陛下如今貴為天子,還有什么憂慮?”
宋太祖道:“我這個位置,誰不想坐啊”石守信等聽出話中有話,忙表白說:“如今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
太祖苦笑著說:“你們雖然不會有異心,但是,假如有朝一日部下將黃袍披到你們身上,你們即使不想做皇帝,恐 怕也不行吧!”
石守信等一聽,大驚失色,慌忙下跪拜叩,流著淚說:“我們實在愚蠢,沒有想到這一點,請陛下為我們指出一條生路。”
趙匡胤說道:“—個人的壽命,像白駒過隙那樣短促;人生在世,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享受安樂罷了。
我為你們打算,不如交出兵權,去地方上當官,購置些良田美宅,為子孫后代留下份產業,自己也可以天天飲酒作樂;快活一輩子。
我再與你們聯姻。這樣,在君臣之間就沒有了猜疑,上下相安,豈不是很好嗎?”
石守信等人聽了這一番恩威兼施的話,第二天就知趣地交出兵權的故事。
這就是傳說中的“杯酒釋兵權”,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一事,歷來的史學家大都深信不疑,而且廣泛流傳。
但也有學者經過考證,對這件事下了這樣的評價:故事性強、子虛烏有。
從這之后不久,太祖以同樣的手段剝奪了王彥超等節度使的兵權,又將地方上的行政權,財政權收歸中央。
這些措施,基本上結束了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地方割據局面。
趙匡胤還重視農業生產,注意興修水利,減輕徭役,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趙匡胤是一位有作為的帝王,但是,他偏重“安內守外”,重文輕武,導致北宋日后“內重外輕”、“積貧積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