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
大禹治水:鯀的兒子禹采取“開、通、疏、鑿、引”方法治水,大禹治水有功,被推為部落聯盟首領。后來,禹禪讓帝位給伯益,禹的兒子啟奪位稱帝,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自此“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
大禹在嵩山地區治理洪水期間,一心為公,完全專注于為黎民治水的事業。傳說大禹因為在開山泄洪的過程中,感到力不從心,便化作一頭力大無比的黑熊來開山鑿洞。在治水的10余年中,大禹先后三次路過自家門口,但一次都沒有進門。
在這個過程里,大禹的兒子啟從孕在母胎到慢慢長成,父子都無緣見上一面。這就是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這個傳說給人們留下的,不僅是大禹一心為公的崇高精神,大禹之妻一一啟的母親涂山氏(一說名為涂山嬌)同時作為一個偉大的母親、妻子、女性的形象,流傳下來,甚至得到神化。
相傳大禹治水不能歸家,涂山氏每日來到山頭眺望,由于朝思暮想,精誠所至,竟然化而為石(也有傳說,稱涂山氏是因為看到丈夫大禹化熊的場景,過于震驚絕望而化為石頭)這就是嵩山“啟母石”的由來,而啟母闕就在啟母石南190米處。所以,這啟母廟,供奉的就是大禹妻子涂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