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是哪個朝代?
黃巾起義是指東漢末年張角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軍主力共經歷了九個月的英勇斗爭,最終以失敗告終。
黃巾起義簡介資料
1、東漢末年,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政治腐敗,賦斂徭役繁重,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加以天災頻仍,疾疫流行,迫使農民大量逃亡。
2、太平道首領張角,在流民中積極傳教,秘密進行組織活動,十余年間,徒眾達數十萬人, 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
3、張角將信徒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設渠帥,由他統一指揮,并聯絡京城部分宦官作內應,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
4、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 因內奸唐周告密,張角被迫馳告各方提前起義,七州二十八郡數十萬人一時俱起。起義軍以黃巾為標志,因此被稱為黃巾軍。他們焚燒官府, 捕殺官吏。攻打豪強田莊塢壁, 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5、東漢政府派皇甫嵩、朱儁、盧植等率軍分頭進擊,鎮壓起義軍,在南陽、潁川(今河南禹縣)和河北地區為張角、張曼成、波才等領導的黃巾軍所敗。起義軍因在各地分散作戰,不能相互配合。在東漢政府軍和豪強地主武裝的聯合鎮壓下,先后在潁川,南陽等地被各個擊破。
6、張角不幸病死,起義軍失去有力的領導。河北黃巾軍在廣宗(今河北威縣東)和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兩戰中失敗,張角弟張梁、張寶英勇犧牲。黃巾軍主力共經歷了九個月的英勇斗爭,沉重打擊并瓦解了東漢皇朝的統治。
7、黃巾軍主力失敗后,分散于各地的黃巾軍和響應黃巾起義的農民武裝仍繼續斗爭,青、徐州的黃巾軍曾發展至百萬余眾。黑山軍亦達百余萬人,并州白波黃巾起義軍眾達十余萬,益州黃巾軍占據了巴蜀大部分地區。各地黃巾軍此起彼伏,堅持了二十余年。